2007年6月28日

中國內衣入侵 業者咬牙苦撐

中國內衣入侵 業者咬牙苦撐

〔記者黃文鍠/台南報導〕中國內衣大舉入侵台灣,從地攤、菜市場、大賣場、網路拍賣,甚至電視購物頻道;業者估計,每年廿億元產值的中小型內衣市場,中國內衣的市佔率搶佔九成,政府應正視這個現象,協助業者脫困。

中國貨佔九成 台南廠商剩不到一成

來自中南部數十名內衣業者,昨天在立委王塗發及台南市議員邱莉莉陪同下,召開公聽會,為台灣的內衣產業請命。

劉姓業者代表指出,民國八十五年以前,台南地區擁有三百多家業者,是內衣產業的黃金時期。但在民國八十五年以後,中國內衣陸續輸入,雖然品質無法與本地產品相比,但挾著廉價優勢,逐漸侵蝕內衣市場,業者不堪營運壓力,倒閉、出走,目前台南地區只剩下不到卅家內衣廠商。

中國仿台製 價格僅三分之一

業者表示,在台灣,一件內衣從設計到開板、製作,最少要三個月的時間,但中國只要花半個月的時間,就能炮製出一模一樣的內衣,而且價格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。

業者舉例,百貨公司週年慶,是內衣業者相當重要的業績來源,每年都會為此推出價廉產品,曾經出現業者以三件一千元的價格促銷內衣,但卻有消費者持同 樣款式的內衣向百貨公司投訴,表示相同產品,在夜市一件只賣一百元,由於不堪其擾,百貨公司甚至把貨品下架了事,業者蒙受損失也只能自認倒楣。

與會的工業局副局長郭年雄表示,現行除了透過防堵、約束不當進口內衣以外,工業局已經針對艱困傳統產業擬妥振興方案,將透過跨部會橫向整合,提升產業的差異化和競爭力。



市場亂象/中國貨貼假標 會褪色、易變形

〔記者黃文鍠/台南報導〕中國內衣大舉入侵,海關統計,從香港及中國,一年就有兩千萬打以上的女性內衣入境,非但數量驚人,也曾多次查獲「掛羊頭賣狗肉」,以偽造標籤方式進口個案,但因鑑定不易,查緝上有其困難度。

高雄關稅局進口組副組長林上根指出,台灣從一九九七年開放委外加工,業者從台灣提供原料,前往中國加工後,運回台灣,以這樣的方式入境,標籤可直接打上「Made in China」;除此之外,只要不是使用台灣材料,就不能開放入關。

至於香港,由於同屬WYO體制規範,業者可以直接報關進口,沒有管制問題,因此「Made in H.K.」的內衣,也成為進口大宗。

林上根表示,香港人力成本並不低於台灣,香港本地也沒有大型內衣工廠,但每年高達一千萬打的進口數量,從何而來令人懷疑。

台灣內衣業者指出,中國貨雖然價格便宜,但是品質低劣,業者以漂白水測試,台灣內衣不會褪色,而中國內衣經漂白水擦拭,顏色開始脫落,令人怵目驚心。

此外,業者還當場測試兩種內衣鋼絲韌性,台灣製的內衣,雖經大力扭轉,也不容易變形,兩者品質相去甚遠。



政府態度/經濟部:業者應提反傾銷控訴

〔記者歐祥義、高嘉和/台北報導〕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指出,國內內衣業者認為遭受到中國業者不公平的競爭,可藉由提起反傾銷控訴或進口救濟兩種方法,來保護本身權益,昨日在台南的公聽會,貿調會也有派員參加,將隨時提供業者諮詢服務。

經濟部表示,依照內衣業者提出的資料,應以提出反傾銷控訴,才是較適宜的保護自我權益之道,但依照有法令規定,業者須檢具過去生產量、生產力、產能 利用率、存貨狀況、銷貨狀況、市場占有率、銷售價格等相關因素,政府才能據以為判決傾銷與否的依據,否則輕率的判決傾銷,容易招致中國的貿易報復。

由於生產成本不敵中國、越南等國家,包括遠東紡織、中興紡織等業者早就將製衣生產部門全數外移,甚至出口布料到中國加工後,再回銷台灣。這些業者說,台灣每年各項紡品出口到中國的金額是從中國進口的十倍以上,兩岸假如真要為紡品吵起來,最後吃虧的恐怕還是台灣。

遠紡主管透露,的確有小型業者鑽漏洞,將在中國生產的內衣褲,故意打上台灣製來提高價格,而中國政府也常採取租稅減免等補貼政策,鼓勵中國紡品外銷,再加上勞工薪資只有台灣五分之一,台灣製內衣褲當然在價格上打不過中國製品。

這些大廠說,他們可以瞭解近來毛巾、內衣等下游內銷製衣業者的不滿,但從台灣每年出口到中國的各項紡品金額,是對方出口來台的十倍以上,假如真的打起傾銷案,最後吃虧的恐怕還是台灣廠商。


轉載自自由電子報

沒有留言: